“苏超”给中国足球补上“社会实践”课
“我们肩并肩,为了胜利!”“山海连云,风雨同行!”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,“苏超”(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)第五轮比赛全部结束。根据官方数据,本轮“苏超”各赛场现场观赛总人数超18万人,场均观众数也再创新高,达到30826人。苏州队主场迎战扬州队的比赛,昆山奥体中心单场观众高达43617人,刷新此前“苏超”3.67万人单场观赛纪录,全场数万人齐唱国歌的威武场景,已是“苏超”赛场标配。
“苏超”究竟可以热多久?现实给出答案:凡受民众拥护,“苏超”便可持久发力。激情爆发过后趋向平缓亦属寻常,但在2025年国足再度冲击世界杯失利的这个节点,“苏超”给中国足球带来最好的“抚慰”,这是足球本质魅力的最好诠释。
而夏天和暑假的到来,更让自5月底第3轮比赛出圈的“苏超”热得发烫。
“孩子刚刚中考完,准备带她去看一场家门口的‘苏超’,现在还能抢到票吗?”
“暑期准备带娃出游,要是抢到南京的‘苏超’票,就去南京,要是抢到‘扬州’的,那就改道去扬州……”
随着国内中高考陆续结束,学生们迎来暑假。以往假期出游目的地多为公园景区、游乐场博物馆、地标美食,如今又添上“苏超”赛场。
带考完试的孩子到江苏旅游,抢票看“苏超”成为不少家长出游计划内的重要一环。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,学生家长纷纷发帖,向当地网友咨询“苏超”抢票攻略,抑或记录抢票“艰辛”过程。
7月5日南京队主场对阵苏州队的新一轮赛事,南京队的主场将更换到规模更大的南京奥体中心,这是“苏超”开赛至今容量最大的主场(6.1万人),10元统一票价在一瓶矿泉水都要3元的体育场商圈内几乎相当于“白给”。6月27日17时,这场比赛正式“开票”,几秒钟后球票便显示售罄,购票平台关注本场比赛人数超过80万。尽管官方尚未公布成功购票数量,但刷新上轮昆山奥体中心的43617人纪录几成定局。
“‘苏超’球票价格一直很便宜,而且比赛主办方还会向本地市民招募‘看球志愿者’,免费带我们来看比赛。”6月29日南通队对阵宿迁队的赛场内,一位南通市本地的家长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,暑期到来,很多家长都像她一样带孩子报名参加了免费看球的活动。“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,大家热情都很高,愿意来看比赛给家乡球队加油。”
赛场的另一边,客队球迷区还有不少宿迁市的“远征军”球迷来到南通市为球队加油。“天气炎热,南通主场给我们发了‘清凉帽’,让球迷都能凉快点!”一位宿迁球迷表示,南通主场氛围很好,硬件设施和服务值得各地学习。
比赛当日,南通市还在球场附近开通了多条通往火车站、交通枢纽、酒店区域的免费球迷专线,为来南通观赛的外地球迷提供完备接送服务。据当地媒体报道,比赛当日,南通市共接待游客73.57万人次,实现旅游消费4.2亿元。
这是大足球、大体育的成功样本,体育与文旅的结合让体育真正体现出“竞赛表演业”的服务本质——市民进场,是对“苏超”赛事的认可,老百姓买账,是对“苏超”周边的肯定。
本轮赛事,大雨降临常州队对阵南京队的比赛中,全场3万余名观众却鲜见有人离场,球迷们站在看台上,冒着瓢泼大雨,为自己家乡的“子弟兵”呐喊助威。
“在雨中,我们感受到了足球和常州的魅力。”一位带孩子到常州游玩观赛的南京妈妈赛后发文说,主客场球迷之间的氛围很友好,比赛失去悬念后,孩子们甚至开始为在雨中努力拼搏的对手加油。
“终场哨响,大家规规矩矩地收好垃圾,带走每一件塑料雨衣,我们家的小孩也像模像样地一起捡垃圾。我想体育比赛的魅力,在这一刻已经深深烙进孩子们的心中。”这位家长说。
散场后的观众席不见垃圾纸袋,更衣室内桌椅衣柜干净整齐——这在“苏超”的赛场中已经屡见不鲜。“把垃圾带走,把文明留下。这不只是一句标语,而是我们所有球迷观众应该做到的‘小事’。”南京队的球迷表示。
作为“为民而战”的城市足球联赛,“苏超”自然而然面对更多的民间监督和评价,多方联合执法让最爱蹭流量热度的黄牛和代拍不敢在“苏超”接单,而宿迁队未经报备的商业活动,也被主管部门火速叫停,多方保障,让“苏超”的辐射作用最大限度显现出来。
6月28日下午,第十届浙江省足球超级联赛拉开帷幕,到场观众明显较往年更多。不少球迷善意调侃,“十年‘浙超’无人问,一朝‘苏超’天下知”。
2025浙超联赛不仅新增“2025浙超联赛精英联赛暨省足协杯赛”,更向全省所有业余草根球队开放报名。浙江省足协有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,浙江将“进一步夯实足球的群众基础和产业根基”。
不只是“隔壁的浙江”,广东省足协也准备在7月至10月期间举办“2025年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”,放眼一望,全国的足球都动起来了。
上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新闻发布会,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、新闻发言人李超专门提到了“苏超”“反映出群众对于多元性、群众性体育赛事和运动健身热情高、需求大”,表示要出台相关政策努力实现“以赛兴文、以赛促旅”,可见足球的生命力在民间,人民足球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远远大于“锦标足球”和“出线足球”。
以目前“苏超”5连败但凭借真诚赢得人心的常州队为例,球队的短暂失利恰恰为城市足球的发展拓宽道路:6月29日,常州市委常委会“加班”开会,拟定推出《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5-2027年)》,“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、加强校园足球普及推广、强化专业足球人才建设、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、推动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”。
事实证明,社会足球、人民足球的生命力无比强大,只是过往多年,中国足球过于侧重职业联赛及国字号外战,相对忽略“全民足球”的文化滋养——社会足球与职业足球、草根足球与精英足球本该相辅相成而非对立存在,“苏超”与“中超”各有职责所在,而在如何激发普通市民足球热情这场考试当中,“苏超”显然补上了这节社会实践课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