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架!和比赛一样滚烫的《苏超来了》来了!

“哇,《苏超来了》!”

“这也太神速了吧!‘苏超’都出书了?”

“这周没比赛,正好买本回家补课!”

……

8月8日,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一楼,《苏超来了》甫一上架,便引来众多读者围观翻阅。翻看书页、扫码下单、拍照打卡……不少市民边看边感叹:“拿在手里还是滚烫的。”

这本新鲜出炉的纪实文学,由新华日报社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打造,从策划到出版仅用30天,是目前全国首部,也是唯一一部全面记录“苏超”赛事的正式出版物。2025年夏天,一场名为“苏超”的草根足球风暴席卷江苏,而这本书,正是这场全民热潮的即时见证。

一本书,为何如此“滚烫”?

“这本书刚宣布出版计划时,我们就启动了线上预售,反响非常热烈。”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工作人员介绍,“昨天书一到店,我们第一时间为预订读者发货,收到书的读者反馈都很不错——不少人说,这是‘带着温度的文字’。”

翻开书页,著名作家毕飞宇的推荐语令人会心一笑:“我们江苏是天然的、妙趣横生的、充满了欢庆的……我们的‘相恨’里有相爱,‘相杀’中也透着快乐。”书中不仅全景呈现草根球员的奋斗故事与幕后点滴,更以大量高清图片定格赛场高光时刻。

“这些照片拍出了‘世界杯’的质感!”读者王女士点赞,“既有激情,也有温情,大人小孩都能看,特别适合亲子共读,全家一起感受‘苏超’的魅力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当天正值8月17日南京对阵盐城的比赛门票开启预售,不少市民表示:“抢到票就带着书去现场,找球员签名!”

从书店到酒店,“苏超”热持续升温

为配合新书上市,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推出“苏超阅动,童趣一夏”主题展陈。除图书专柜外,现场还设有南京特色文创展示区,提供鸡鸣寺、南京博物院、浦口火车站等地标印章免费打卡。现场最吸睛的是一辆展示《苏超来了》的创意花车,车身贴满球迷耳熟能详的“热梗”:“叫‘南哥’”“友谊第一,比赛第十四”“白天脚手架,晚上绿茵场战神”“20块的球票,200万的快乐”,吸引市民纷纷合影。

每逢比赛日,书店二楼大屏同步直播赛事,吸引不少读者驻足观赛。“尤其是南京队主场时,很多居民专程赶来加油。”南京新华书店连锁拓展部副经理谢婕说。

她坦言,自己早在6月就通过“交汇点新闻”关注“苏超”,并迅速“入坑”。更让她意外的是,在接待前央视主持人敬一丹来宁举办讲座期间,对方一路都在聊苏超。

“你们这周有比赛吗?”“苏超太火了,我特别喜欢看!”敬一丹兴致勃勃,“这不就是一幅欣欣向荣的图景吗?拼搏、向上、充满生命力!”她甚至惊叹:“守门员居然是中学生?这么厉害!”

谢婕感慨:“敬一丹老师说‘苏超’别的地方复制不了,我理解她说的不是形式难复制,是江苏人的精神难复制。”

从赛场到城市,把“苏超”带回家

“苏超”的热度,正从绿茵场蔓延至城市空间。当天下午,记者在南京天丰大酒店看到,酒店前台已摆放了一摞《苏超来了》,住店旅客扫码即可将书带回家。

“自‘苏超’开赛以来,外地游客明显增多。”酒店营销部经理董德香介绍,持赛事票根可享客房及餐饮优惠。得知新书上市后,酒店第一时间联系新华书店引入图书,“让游客来南京,不仅能看比赛、游景点,还能把‘苏超’带回家”。

采访期间,一家从徐州来宁旅游的三口之家,便带走了一本《苏超来了》。孩子指着书中球员照片兴奋地说:“这是我最爱的徐州队员!”

在南京市建邺区汉中门大街145号省政务服务中心1楼苏服办凤凰书苑,刚到的《苏超来了》摆在最醒目的展示架上,吸引着不少来来往往办事的市民。

与其他书不同的是,该书的塑封已经拆掉,市民可以直接拿来阅读。“‘苏超’是人民的足球,所以第一批书我们都拆开了,就是供大家翻阅!”书店工作人员孙静介绍。

“一翻就停不下来,这些‘滚烫’的文字让我仿佛回到高中那些看体育报道的晚自习!”来自南京大学新传院的周同学随即花29元买下了该书,她说自己的职业理想也是做新闻,做记者,“这本书像是新闻实践教材,我要回去好好学习新闻写作。”

前来办事的市民小郑,也忍不住买了一本“拆封”的《苏超来了》,店员还赠送了一张盐城队的海报,这可让小郑激动坏了,“我非常非常喜欢盐城队42号庞智超,尤其是罚球时那个眼神,真正诠释了‘想赢的人脸上是没有笑容的’!”

《苏超来了》,“来”的不仅是一本书,更是一段正在发生的、属于普通人的时代印记。它用文字定格汗水与欢呼,用影像留存笑容与泪水,将一场草根赛事的蓬勃生命力,凝练成可阅读、可传阅、可珍藏的城市读本——翻开它,听见呐喊,看见热爱,也读懂江苏人藏在足球里的烟火气与精气神。


发表评论